Fintech下的開放銀行 (Open Banking) 是什麼?

科技興貴
May 21, 2021

--

開放銀行在幹嘛?對我有什麼好處?台灣現在有了嗎?一文清楚解釋來龍去脈!

開放銀行是一種銀行嗎?

不是!近年來常聽到純網銀、開放銀行等新興名詞,純網銀是新開的銀行,和一般銀行一樣,在匯款時需要輸入純網銀的銀行代碼;而Open Banking (台灣常翻開放銀行)更像是一種行為,指的是現有的銀行把顧客資訊的主導權還給客戶

以前銀行總把顧客的資料收在自家的百寶箱裡,當作秘密武器,就算客戶同意,他也不想把資訊交給其他銀行或是第三方業者。換句話說,銀行願意服務顧客,但可不願意服務其他競爭對手,而這之間的商業競爭反而造成顧客的不便(例如你在不同銀行開戶,同樣的個人資料卻要填兩次,而這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金融創新教父 Brett King 說:「銀行已經不再是一個場所,而是一種行為 (Banking is no longer somewhere you go, but something you do.)。

將開放銀行的精神做了最佳註解!

現在我們知道開放銀行不是一個銀行,而是一種行為,下一個問題是:要怎麼開放?透過Open API!但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開放銀行出現的背景。

#Open Banking的起源

最早出現在2015年的英國,當時的時空背景是,英國前四大銀行就包辦了全國八成以上的帳戶,而這些顧客更換帳戶的轉換率只有3%;換句話說,這些市佔率極高的大型銀行不需要進步也能留住客戶。

CMA開放銀行業務負責人 Bill Roberts 曾說:「在英國,大家寧可換伴侶,也不會想換銀行。」

英國政府認為除了寡占的問題以外,這樣的市場也不利於銀行積極創新,提供更好用、多元的服務給顧客。於是他們推動CMA成立開放銀行組織 (OBIE),合力制定通用的API標準及安全機制等。2018年開始,銀行依規定必須通過開放API (Open API),在顧客同意下,將顧客資料授權給非銀行的第三方服務業者 (TSP)使用!

#中場QA

Open API又是什麼?

API是程式間負責傳送指令的角色,也可以把他想成餐廳的服務生(強烈建議觀看影片能更快更容易地理解什麼是API 😄)。Google Map是最好用來理解Open API的,你的網站想要加入Google Map的地圖功能,就必須使用他提供的開放API。

在Banking下,Open API可以是銀行與外部機構交換資訊的媒介,也就是TSP可以透過Open API獲取資料以及使用銀行功能,整合後再將服務提供給顧客(例如:比較各大銀行信用卡,或是直接在頁面上付款、轉帳,而不需要跳轉到銀行網站)。

為什麼需要制定共同標準API呢?

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合作更有效率。

看一下你的電腦,是不是有很多USB孔可以插?而且你隔壁用的電腦不管是Apple還是Asus,也都有一樣的USB接口,這是因為全球統一了插口標準,產品的推出像是滑鼠、硬碟,就不需要依照不同的電腦廠牌去做。而現在銀行API的「資料接口」還沒統一,所以才需要各家銀行一起制定標準的API接口。過去各銀行釋出的API,大多是自有規格。財金公司將資訊規格標準化的好處是,第三方業者將來要與各銀行合作時,能直接串接所有銀行系統,更有效率。

#回到Open Banking的應用案例

我們知道了Open Banking是透過Open API將銀行龐大金融資訊開放給TSP業者並合作,但有沒有更實際的合作案例幫助我們理解Open Banking可以做到的事情呢?

Case in Taiwan: 麻布記帳

「銀行比你更清楚你有多少資產、你的信用如何、你的消費習慣如何。」麻布記帳執行長陳振榮一開場就直指目前銀行與用戶間有嚴重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銀行比使用者更清楚他的財務狀況,因此用戶做出金融決策的時候,常處於資訊不對稱的狀況。

麻布記帳身為第三方業者,成功與20幾家銀行串接API,點開麻布記帳,你就可以看自己名下全部的帳戶收支、看你的悠遊卡剩多少錢,不用再一個一個開啟各家銀行的APP;也可以在上面繳信用卡費、電信費等生活繳費;更可以在上面比較各家銀行定存利率、貸款利率、外匯利率,不用再開啟各大銀行網頁找利率。

#台灣開放銀行三階段

台灣目前不像英國那樣有法律規定銀行一定要分享資料,而是採取自願自律性的措施,鼓勵銀行加入。目前金管會針對開放銀行的規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19/10)|公開資料查詢

民間業者所開發的第三方平台,可透過API串接各銀行的商品資訊,像是定存利率、貨幣匯率、房貸利率等,民眾可直接在網站中,比較各銀行的利率。

應用場景舉例
不用再上網查各大銀行匯率,直接在一個APP或平台就可以看到所有銀行的匯率。

⭐第二階段 (2020/11)|消費者資訊查詢

第二階段開放的消費者資訊,是以個人金融資訊以及低風險金融申請服務為主,可查詢帳戶與簡易信用卡服務。

應用場景舉例
我在A銀行開戶已經填過資料了,在申請B銀行時只要一鍵就可以匯入我的資料,不用再填一次。

⭐第三階段 (尚未確定)|交易資訊查詢

目前規劃是以消費者支付、交易功能為主,應用情境像是信用卡點數使用、代收代付等。

應用場景舉例:
要領錢時你不是一定要開啟銀行APP才可以,而是任何一個第三方APP都可以做到。

#結論

Open Banking的概念在各國都已經造成話題,包含最早的英國、歐盟到鄰近的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這之中確實還有許多需要探討的地方,像是責任歸咎(顧客資料若外洩,是銀行還是第三方業者要負責?)、法規制定資安風險等等,身為顧客的我們不妨持觀望態度,看政府、銀行、第三方業者如何順利進入到開放銀行第三階段,如何在多方合作下能創造更好的產品及服務。

也許在將來,顧客的資料都會回歸自己手中,這時候各大銀行、第三方業者為了爭取顧客,便會不斷地推陳出新更創新、更好用的產品及服務,屆時已經不是比誰的公司大了,比的是服務品質、服務項目,讓整個金融體系都能進步。對於身為顧客的我們來說,若資安的問題能夠處理妥當,Open Banking無疑是能夠令人期待的趨勢!

--

--

科技興貴
科技興貴

Written by 科技興貴

分享大家都應該知道的新興科技趨勢!懶人包在Instagram: techgui2021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