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另類商機:碳交易

科技興貴
Jun 4, 2021

--

什麼是碳權、碳交易?為什麼電動車公司能從中減少成本,甚至是獲利?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04-17/tesla-s-first-impact-report-puts-hard-number-on-co2-emissions

2021年第一季,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透過碳排放額度獲得5.18億美元收入,然而,這一季特斯拉的利潤只有4.38億美元,這意味若扣除碳權交的話,特斯拉實際上仍處於虧損當中。

這個事實告訴我們,「碳交易」為現階段電動車產業的一大商機。

什麼是碳權 ?

碳權(Carbon Right)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抽象環境概念轉化為經濟上可具體定價的金融商品

在碳交易上進行交易的買賣雙方(一個國家or一間企業)所能被允許的碳排放量,計量單位為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什麼是碳交易?

《京都議定書》提到碳交易(Carbon Trade),即將最溫室氣C02的可排放量當成可交易的商品,計量單位為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碳交易有三種機制: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

此機制是因應《京都議定書》所發展出的機制。清潔發展機制協助不受減碳量限制的發展中國家(多數的非洲or中南美洲國家)在有具體減碳量限制的已開發國家的幫助下達到永續發展,已開發國家(美國、歐盟國家)可藉由向開發中國家購買抵換額度 (offsets) 來達到減碳承諾。

聯合履行機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

開發中國家在「監督委員會」(Supervisory Committee)監督下,彼此之間進行排放減量單位(Emission Reduction Unit,ERU)的核證與轉讓或獲得。

排放減量成本較高的開發中國家可以在排放減量成本較低的開發中國家投資減排項目,以降低減排成本,得到排放減量單位;排放減量成本較低的開發中國家則可獲得投資資金以及排放減量的先進技術。

排放交易機制(Emissions Trade,ET)

碳排放高的單位可在碳交易市場上向碳排放量低的單位(出售方)購買碳權。這是目前電動車產業從碳交易中獲利的機制,已在歐洲執行數年之久。

為什麼「碳交易」是發展電動車的一大推手?

達成「碳中和」目標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 ),就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大國紛紛制定碳中和目標

美國總統拜登上臺之後,提出美國的氣候目標 — 擴大美國政府的減排承諾,到2030年將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50%,並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在大陸的部分,達到碳中和目標則是在2060年。

歐洲積極落實汽車碳排目標

為了達成減碳目標,歐盟規定車廠需要降低碳排放量。

難以達成目標的車廠,為了不被罰款或停工,會向其他車廠購買「碳權」,也就是碳排放量額度。

在歐盟國家,汽車製造商可透過出售電動汽車而獲得「碳排信用額(Carbon target super credits)」來抵消其燃油汽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即碳稅。依碳稅規定,在歐盟每銷售一台電動車都可抵消所應繳的之碳排放量課徵稅。在德國,由於福斯汽車於 2020年受疫情影響,未能達成所設定之二氧化碳排信用額度之目標,恐面臨超過1.5億美元的罰款。

歐盟根據全歐洲新車平均排放量標準來制定碳排標準

2019年的平均排放量(歐盟28國、冰島和挪威)

期間:2020年–2024年
汽車:95克二氧化碳/公里
貨車:147克二氧化碳/公里

期間:2025年–2030年
汽車:從2025年起降低15%,從2030年起降低37.5%
貨車:從2025年起降低15%,從2030年起降低31%

數據來源:https://ec.europa.eu/clima/policies/transport/vehicles/regulation_en

凡超出碳排目標,CO2每公里每克罰款(fines)約150美元歐盟目前標準為每台車每公里僅可排放95克CO2,如福斯Golf汽車每公里約產生120克CO2,已超過歐盟碳排標準,表示每售一台Golf須面臨3,750美元的罰款(25克乘以150美元)。依照現在的碳排放量,整個產業將面臨巨額損失。

而且碳排標準逐年升高,這迫使車廠加速湧入電動車產業。

碳排政策改變汽車製造商的策略

汽車廠商為避免罰款與聲譽受損,因而積極尋求透過電動化的方式來減少排放量,如果來不及減少的廠商,則要向其他廠商購買碳權,以減少罰款,

特斯拉成為碳排法規的最大贏家

身為「碳權之王」的特斯拉,藉由轉賣碳權以逐年提高收入。特斯拉賣出愈多電動車,其碳權收入就愈高。

當各大車廠轉型電動車,碳交易還能持續多久?

碳權交易並不能作為其的收入來源,因為各大傳統車廠都已加入電動車的行列,所以各大車廠對碳權交易的需求必定逐年下降,導致特斯拉無法持續長期依賴這項業務營收。

結語

人們對電動車的需求會愈來愈大,一方面是電動車承載著許多科技,讓駕駛人獲得更好的駕駛體驗,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各國政府的法規,推動電動車產業更快速發展,由此可知,電動車不只屬於汽車產業,也是能源產業的一環,目前快速轉型做電動車的汽車公司可減少因應環境法規的成本,甚至從碳交易中獲利,但這樣的獲利模式能維持多久,得需要再追蹤觀察。

--

--

科技興貴
科技興貴

Written by 科技興貴

分享大家都應該知道的新興科技趨勢!懶人包在Instagram: techgui2021

No responses yet